近日,叙利亚南部的苏韦达省战火重燃。一场地方冲突,短短几天内升级成了政府军与地方武装的全面对抗。
紧接着,域外强权也加入了这场混战,直接空袭叙利亚首都。死伤惨重,上千人没了命,还有十几万人无家可归。
这事儿表面看是族群纠纷,实际没那么简单。它揭露了叙利亚新政权管理上的问题,当地德鲁兹和贝都因两族群积怨已久。
更深层的原因,是以色列在中东的战略调整,以及其内部的政治考量。可以说,这场冲突是多重矛盾的集中爆发。
叙利亚的德鲁兹人,是这个国家第三大少数族群。他们骨子里有股强烈的自治劲儿,这从1925年反法起义那时就有了。
在苏韦达省,德鲁兹人活得像个“国中之国”。街头都是他们的民兵,政府军根本进不来。
连社会风貌都跟别处不同,女性不戴头巾,店里也卖酒。这地方,特立独行惯了。
可他们的日子也不是全无烦恼。贝都因部落常年在苏韦达省边缘游牧,两族为了土地、税收,矛盾一直不少。
最近,贝都因武装在路上设卡,勒索还绑架德鲁兹平民。这事儿直接引爆了德鲁兹人的怒火,他们也扣了贝都因人质。
本来只是族群械斗,可7月14日,叙利亚(朱拉尼)政府安全部队插手了。他们派了1200名武装人员,带着坦克和火箭炮,浩浩荡荡开进苏韦达。
名义上说是去“保护平民”或者“平息叛乱”。但他们一进去,立马就跟贝都因人结成了盟友,对着德鲁兹社区就是一顿无差别炮击。
政府军直接把冲突推向了失控。他们当街处决了超过80名德鲁兹平民,最终,有427名德鲁兹人死于非命。
德鲁兹武装当然不甘示弱,也报复性地杀害了21名贝都因人。好好的族群纠纷,硬生生被政府军的“拉偏架”变成了全面对抗。
以色列:保护兄弟还是另有所图?
苏韦达的德鲁兹人被政府军这么一搞,立马向外界求助。他们甚至在苏韦达升起了以色列国旗,公开表示希望以色列能伸出援手。
以色列国内住着约15万德鲁兹人,他们地位特殊,男性必须服兵役,还能在军队里升官。苏韦达冲突一爆发,以色列的德鲁兹社区就大规模抗议,要求政府赶紧干预。
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说,这正是一个“天赐良机”。他当时在国内正面临执政危机,右翼政党都威胁要退盟了。
急需一场“境外军事胜利”来转移国内视线。结果,7月16日空袭大马士革之后,总理支持率果然飙升了12个百分点。
而且,以色列早就把叙利亚南部三省,包括苏韦达,单方面划成了“非军事区”,不让叙利亚政府军靠近。
所以,叙利亚安全部队这次进驻苏韦达,在以色列看来,就是公开挑战了他们的“势力范围”。
于是,从7月14日到16日,以色列空军连续出动。他们炸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总统府设施、总参谋部大楼和国防部大楼。
还空袭了叙利亚南部军事目标,直接切断了政府军向苏韦达调兵的路子,还炸毁了南下的政府军装甲部队。
明面上,以色列说这是为了“保护德鲁兹兄弟”。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,这只是个借口。
以色列的真正目的,是削弱叙利亚政府对南部的控制,防止伊朗势力借着贝都因部落渗透进来。
以色列一直把叙利亚看成伊朗向黎巴嫩真主党输送武器的“走廊”。他们想趁机在叙利亚南部,建立一个由自己主导的“安全区”。
这场冲突,最终导致了超过1120人死亡,12.8万人流离失所,人道灾难巨大。面对以色列高级将领的强硬警告,以及国防部长卡茨要求撤军的最后通牒,叙利亚朱拉尼政府很快就服软了。
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虽然表示“非常担忧”,呼吁停火,甚至特朗普政府也曾让以色列停止轰炸。但之前美国“亲自点头承认”朱拉尼新政权,多少让人觉得这背后有其他考量。
不管怎样,叙利亚(朱拉尼)政府迅速与德鲁兹人达成了停火协议,并同意从南部边境撤军。这显示出新政权实力不足,根本不敢跟以色列硬碰硬。
停火协议让枪声暂时平息,但这平静非常脆弱。贝都因部落威胁说,不排除恢复敌对行动,他们还要求释放被扣押的伤员。
德鲁兹武装也没闲着,他们在以色列支持下秘密重整军备。苏韦达市周边,现在还时不时有零星交火。
以色列的军事部署也让人忧心。他们在戈兰高地部署了两个师的兵力,还增派了无人机和战斗机。
这种架势,明显是对叙利亚南部形成了全面压制。分析人士指出,以色列很可能利用叙利亚政权虚弱的机会,扩大在戈兰高地缓冲区的控制。
甚至可能扶持德鲁兹武装,建立一个“亲以飞地”。叙利亚政权为了挽回颜面,正在尝试释放犯人,还承诺给德鲁兹人分权。
但这些举动,对民众来说,信任度已经严重透支了。
苏韦达暂时是安静了,可这短暂的平静,根本掩盖不了深层矛盾和外部干预带来的伤害。叙利亚政府瞎插手,以色列也只顾自己利益,这些举动非但没解决问题,反而制造了新的人道灾难。
更糟的是,这还进一步瓦解了叙利亚本就脆弱的统一性。当外部势力打着“保护”的旗号介入别国内政时,往往只会在当地种下更深的仇恨。
让本来就够复杂的本土冲突,彻底沦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牺牲品。在大国角力的棋盘上,叙利亚人民的苦日子,看来还得继续下去。
理财配资平台,开户配资,股票配资网址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